1、掌握人體的基本的比例
在我國成年人的身高一般為7. 5倍的頭高,而時裝人體繪畫的基本比例常采用身高為8倍的頭,身高是頭長的8倍,上身四個頭長,下身四個頭長,上肢約3.5頭長,下肢約4個頭長;但也有采用9倍的頭高、10倍的頭高、甚至更高,不過采用9倍頭長以上的人體,上身的變化很少,主要是下肢的增長,了解人體的基本比例,為畫好其他部位提供了比例依據。
2、掌握人體主要的部位特征
(一)頭部的畫法
首先,我們把頭部的大形,看成一個我們熟習的形體,她的正面象立起來的鴨蛋,其大形如圖2-1所示。頭的長寬之比常采用:正面為3:2(寬不含耳朵),如圖2-1所示;四分之三側面為5:4(如圖2-2);正側面的為1:1(如圖2-3)。正面面部的五官比例,我國傳統繪畫歸納為“三停五眼”,即發際→眉毛→下頜為三等份,從左耳到右耳為五等份,耳、眼、鼻占一份(如圖2-1所示)。四分之三側面和正側面的五官比例,與正面面部的五官比例,三庭相對應,五眼發生**變化,由相等變化為等差。
(二)頸部的畫法
頸部的大形象一個上略細下略粗、不規則、且向前傾斜的圓柱子,下端的截面近似桃形;頸高為頭長的二分之一,寬約小于頭長的二分之一,頸下部比上部寬約1厘米左右,頸底面呈一個傾斜的截面;N.P(即前頸窩)點在頸部的下端中心,是設計人體動態的一個關鍵點,如圖3所示,圖3-1為頸的前面,圖3-2為頸的側面。
(三)胸部的畫法
胸部的大形,象一個倒立的梯形,正面的胸高約為1.5頭長,上寬約為頭長寬之和,下寬為1—1.2個頭長,上寬線的中點N .P點為前頸窩,與頸部的N .P點為重合點,胸高的上三分之一為安裝手臂的位置,中間的三分之一為兩乳的位置,腰中點即是圖中的W.P點,如圖4-1所示;胸部的四分之三側面,上下寬度與正面相當,內部結構與正面相對應,如圖4-2所示;胸部的正側面,最寬處為1個頭長,內部結構與正面相對應,如圖4-3所示;胸部的背面,高和寬與正面相同,肩胛骨長約為四分之三頭長,約在胸寬的三分等分之處,如圖4-4所示。
(四)臀部的畫法
臀部大形象一個正梯形,臀部正面,高約1個頭長,上寬為1—1.2個頭長,下寬略窄于胸上部寬,大于兩個頭寬4厘米左右,H.P(臀中)點為人體的中點,W. P(腰中)點與胸部的W.P點重合,如圖5-1所示;臀部的正側寬在1—1.2個頭長,臀后中斜度約21度,其造型如圖5-2所示;臀部的四分之三側面(圖5-2)與臀背面(圖5-4)的長寬比例基本與臀前面一樣。
(五)上肢的畫法
上肢是由上臂、前臂和手組成,上臂和前臂的大形象細長的圓柱子,手則象菱形,上臂長約1.3—1.5頭長,寬約三分之一頭長,如圖6-1所示;前臂長約1頭長,上寬略窄于三分之一頭長,下寬約為上寬的二分之一,如圖6-2所示;手長約為四分之三頭長,手寬約為手長的七分之四,時裝人體的手寬常常采用手長的二分之一,圖7-1為正面的手,圖7-2為背面的手,其造型如圖所示。
(六)下肢的畫法
下肢分為大腿、小腿和腳,大腿和小腿的大形象粗細不一、略彎曲的柱子,大腿長為兩個頭長,寬為一個臉寬,繪畫時最好與小腿一起畫,如圖8-1所示;小腿長為兩個頭長,A.P點為腳踝骨骨點,是人體動態的支撐點,其造型如圖8-2所示;腳象寫字用的鋼筆,腳長為一個頭長,寬為三分之一頭長。
3、掌握人體的基本動態設計
時裝人體動態,以展示服裝造型為目的,其動態變化較少,只要抓住人體動態的基本特征,按照我們的構思,用簡潔的線條畫出動態線,然后,再把我們畫好的人體大形或制成的紙樣按照標記擺放到動態線上即可。
人體基本動態設計的步驟:
(一) 確定基本比例,畫出8頭高的水平線,設計前頸窩點、腰中點、臀中點和腳踝骨點的位置,前頸窩點(N.P)至腰中點(W.P)相距為1、5個頭長,腰中點(W.P)至臀中點(H.P)相距為1個頭長,臀中點(H.P)至腳踝骨點(A.P)相距為四頭長,如圖10所示。
(二)設計動態線,前頸窩點、腰中點、臀中點和腳踝骨點,這四個點是人體能夠轉折的點,根據人體動態來確定其位置,這四個點在一條垂線上時,可形成正立的人體動態線,這四個點在一條弧線、斜線或折線上時,可形成不同的人體動態線,如圖11所示。不過,不管動態變化多大,一般的要求前頸窩點都要垂直落到一只腳上或兩只腳之間,這樣,才能保持人體的動態的平衡和穩定。
(三)擺放人體的大形,人體動態線確定以后,把人體的大形按照對應的四個點擺放或畫上去,然后,再進行刻畫,便成了我們需要的人體了(如圖11)。
4、時裝人體刻畫
時裝人體刻畫,是時裝人體繪畫的最后階段,時裝人體的刻畫不象繪畫人體的刻畫那么細致,不必描繪明暗和高低起伏變化,只需畫準外形和主要部位的特征即可。繪畫人體以寫實為主的表現形式,而時裝人體則以寫實為基礎,概括、夸張為主的表現形式,即抓住人體部位的基本特征,領會大形之間的聯系,探索線條的穿插規律,用簡潔、虛實、粗細的線條,描繪即可。
(一)軀干的刻畫
軀干的正面主要刻畫的部位有:鎖骨、兩乳、肚臍和腹部與大腿交接處。肩端點、乳高點和肚臍點在一條連線上,鎖骨在前頸窩點的兩側,長約四分之三頭長,形成一個倒寫的八字,兩乳的下側,可畫成兩個不連接而對稱的半圓弧,肚臍可畫成一個小小的半圓弧,腹部與大腿交接處,由一個小小的半圓弧,連接著一個倒放的大八字;軀干的背面主要刻畫的部位有:肩胛骨和臀溝,肩胛骨象一個反寫略斜的中括號,臀溝則象緊靠著的兩個大圓弧,如稱重量的稱鉤。如圖12所示。
(二)上肢的刻畫
上肢的刻畫的重點是上肢與胸的連接處的腋窩,肘部和手。腋窩和肘的刻畫主要是注意上肢大形的組合方向,掌握這些大形連接時形成的直線、弧線交叉的規律就行了。在靜態時,上臂基本上是垂直的,前臂前傾7度左右,肘關節在腰節線偏上一點??坍嬌现珪r,先確定上臂、前臂和手的基本位置線,然后再細畫,正視的上肢(如圖13-1),側視的上肢(如圖13-2),后視的上肢(如圖13-3)。手是由手掌和手指兩大部分構成,手的正面,手掌長與手指長之比等于4:3,手的背面,手掌長與手指長之比等于3:4,畫手時,應把手看三個體塊,母指一塊,其它四指一塊,手掌一塊,三者的擺放方向的不同,形成不同動態的手,三者的擺放變化多觀察自己的手就行了。手指的長短變化一般為:拇指對應食指第一節的中間部位,食指對應中指第三節的上三分之二處,無明指對應中指第三節的二分之一處,小指恰巧與無名指的第二節應齊。
(三)下肢的刻畫
下肢刻畫的重點是膝和腳,但膝和腳不宜過多的刻畫,腳的活動變化很少,其造型很難處理,畫好其基本外形非常重要。大腿和小腿只要注意弧線與弧線穿插關系及轉向就行了,正面的下肢(如圖14-1)大腿向內斜,膝向外斜,小腿又向內斜;側面的下肢呈“s”的折線(如圖14-2);后面的下肢呈“從上至下向內的斜線。
我們把用大形組合成的人體,經過刻畫后,變成了我們使用的時裝人體了。
了解插畫,漫畫設計,原畫設計,更多咨詢可以加老師QQ800001712 15007122639
加奇天CG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qtch2006
奇天CG學院官網了解:www.www55955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