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動態形狀”中其他的兩個控制選項“角度抖動”和“圓度抖動”,顧名思義就是對扁橢圓形筆刷角度和圓度的控制。定義過程和相應關系與前面所說的大小抖動是一樣的,這里就不再介紹詳細過程,大家自己動手去試驗效果。
為了讓效果去更明顯,最好先更該一下前面所用的筆刷:角度90,圓度50%,間距300%。如下圖:
所謂角度抖動就是讓扁橢圓形筆刷在繪制過程中不規則地改變角度,這樣看起來筆刷會出現“歪歪扭扭”的樣子。如下圖:
圓度抖動就是不規則地改變筆刷的圓度,這樣看起來筆刷就會有“胖瘦”之分。可以通過“最小圓度”選項來控制變化的范圍,道理和大小抖動中的最小直徑一樣。如下圖:
注意,在筆刷本身的圓度設定是100%的時候,單獨使用角度抖動沒有效果。因為圓度100%就是正圓,正圓在任何角度看起來都一樣。
但如果同時圓度抖動也開啟的話,由于圓度抖動讓筆刷有了各種扁橢圓形,因此角度抖動也就有效果了。
翻轉X與翻轉Y的抖動選項同筆刷定義中的翻轉意義相同。但在正圓或橢圓筆刷下沒有效果,在其他形狀筆刷下才有效果。
到現在為止,我們使用的都是正圓或者橢圓的筆刷,比較枯燥,變來變去都是那幾個效果?,F在我們來使用其他形狀的筆刷。
如下圖在畫筆筆尖形狀中選擇一個楓葉形狀(綠色方塊處),這個筆刷的取樣大?。üP刷取樣將在以后介紹)是74像素,但這在我們400 x 300的圖像中太大了,因此我們改為45像素大小。如果要恢復取樣大小,點擊“使用取樣大小”按鈕。這個按鈕只有在更改了大小后才有效。間距設為120%。如下圖:
是不是因為一直用黑色繪圖覺得壓抑?那我們換一個橙色(243,111,33)的前景色,在Photoshop中前景色就是繪圖工具的顏色。注意即使更改了前景色,在筆刷預覽圖中也仍然是黑色。
現在比較一下翻轉XY的效果,如下圖,第一行的是沒有翻轉抖動的效果。第二行是加上了翻轉X與翻轉Y的效果。
可以看出第二行的楓葉(如上圖左起第3與第4)呈現上下左右顛倒的樣子,這就是翻轉效果了,也稱為鏡像。
現在我們設定更多的選項:大小抖動70%,角度抖動100%,圓度抖動50%。這樣看起來就“大小不同,角度不同,正扁不同”了。然后再把間距設為100%。這次不要再畫無聊的直線了。戀人還在因為你偷喝了飲料而生氣嗎?那就趕緊畫一顆心送給她(他)吧。
覺得色彩太單一嗎?那來做些改變,讓色彩豐富起來。我們使用“動態顏色”選項來達到這個目的。如下圖,將“前景/背景抖動”設為100%。
這個選項的作用是將顏色在前景色和背景色之間變換,默認的背景是白色,也可以自己挑選。如下圖:
上圖在繪制中更換了5種背景色:黃色、灰色、綠色、藍色、紫色。加上前景色橙色,總共是6種顏色。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其實遠不止6種顏色(如左上角的藍色部分),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抖動的效果是在一段范圍內的,而不只局限于兩個極端。如同前面筆刷直徑的大小抖動一樣,并不是只有最大和最小兩種直徑,而是還有中間過渡的一系列直徑大小。這里的抖動也是一樣的道理,所挑選的前景色和背景色只是定義了抖動范圍的兩個端點,而中間一系列隨之產生的過渡色彩都包含于抖動的范圍中。如下圖,頭尾的兩個色塊就是前景色與背景色,中間是前景色與背景色之間的過渡帶。
在前景/背景抖動中,也有控制選項,它的使用方法和我們前面接觸過的類似,如果選擇漸隱的話,就會在指定的步長中從前景色過渡到背景色,步長之后如果繼續繪制,將保持為背景色。
將前景/背景抖動關閉(設為0%)。來看一下下面的色相抖動、飽和度抖動、亮度抖動。有關色相、飽和度、亮度的概念在課程#01中已經提到過,這里的抖動就是利用這種色彩模式來進行的。
現在把前面的我們繪制的心形圖像調入Photoshop,如下圖:
然后使用菜單【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快捷鍵〖CTRL U〗,這樣就啟動了一種色彩調整的功能(具體使用將在以后的教程中介紹)。試著更改色相,飽和度和明度(即亮度),看看有哪些效果。
對于上圖的橙色而言,更改色相會把橙色變為紅色、藍色等。更改飽和度會使橙色偏灰或偏艷麗。更改明度(亮度)會導致偏黑或偏白。
現在我們還是使用前面的楓葉形狀筆刷,將大小設在30像素,圓度100%,間距100%,關閉動態形狀,關閉色彩抖動中的其他選項。
了解插畫,漫畫設計,原畫設計,更多咨詢可以加老師QQ800001712 15007122639
加奇天CG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qtch2006
奇天CG學院官網了解:www.www559559.com